探秘智慧农田新标杆:考察中科南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纪实

2025-05-12

解码科技赋能农业的 “南沣密码”

在国家 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 战略的深度推进中,中科南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 “空天地 - AIOT 数字农业 SaaS 云平台” 为核心引擎,打造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行业范本。近期,某农业企业考察团深入其陕西总部及垣曲、巴彦等示范基地,探寻其如何将卫星遥感、AI 算法、智能装备等前沿科技转化为粮食增产的 “硬核生产力”。


三大颠覆性技术重塑农田价值

  1. 空天地一体化数字孪生系统
    中科南沣构建的 “天基卫星 + 空基无人机 + 地基物联网” 监测网络,可实现农田环境参数的毫秒级采集。在垣曲县 2302 亩示范田,通过卫星遥感反演作物需水模型,结合田间埋设的 500 余个智能传感器,精准调控滴灌系统,使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 0.72,较传统漫灌节水 40% 以上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该平台可生成农田三维数字孪生体,实时模拟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的影响,指导农户科学决策。
  2. 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系统
    其自主研发的 “农守卫” 系列装备,集成光谱分析、流量传感等 20 余项专利技术,实现 “按需供给、动态平衡” 的精准管理。在黑龙江巴彦县项目中,该系统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阶段,自动调配氮磷钾比例,使玉米亩均化肥用量减少 28%,同时增产 18%,每亩节本增效达 320 元。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显示,该技术可使柑橘畸形果率下降 50%,优质果率提升 35%。
  3. 生态化农田建设体系
    中科南沣首创 “三横三纵” 生态防护模式:横向构建农田防护林带、生态沟渠、缓冲湿地,纵向实施土壤重构、地力培肥、污染修复。在盂县李庄村,通过土地平整和地力改良,647 亩小块田整合为 700 余亩集中连片良田,玉米亩产从 450 公斤跃升至 680 公斤,村民年均增收超 11 万元。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提升 1.15%,风速降低 23%,形成 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通” 的生态景观。

中科南沣用科技的画笔,在广袤田野上勾勒出 “田更沃、粮更丰、民更富” 的壮美画卷。其探索不仅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 “南沣方案”,更启示我们:当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深度融合,农业的明天必将更加璀璨。正如公司董事长常旭阳所言:“我们不是在建设农田,而是在重构农业的未来。” 这种创新精神,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征程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

分享
写评论...